蚊子的觸角,或許能幫助我們預測地震

你是否曾想過,令人討厭的蚊子可能藏有科學突破的祕密?普渡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跨領域研究,指出蚊子的「聽覺」能力,可能成為未來偵測自然災害的新靈感來源。

蚊子雖然沒有耳朵,但牠們的觸角能接收極細微的聲波與震動,在環境噪音中準確分辨特定頻率,協助牠們尋找交配對象或獵物。研究團隊發現,蚊子觸角上的細毛排列與結構,讓牠們能對特定聲波產生共鳴效果,即使在嘈雜環境中也能準確鎖定目標聲源。

為深入了解這種獨特的聽覺機制,普渡大學工程學院團隊使用微型電腦斷層掃描(micro-CT)技術建立高解析度的3D模型,並結合有限元素分析(FEA)模擬觸角在不同聲波下的反應。結果顯示,蚊子的聽覺頻率範圍比過去認為的更廣,且不同種類蚊子的觸角結構會根據其生態需求而有所不同。

這項發現不僅拓展我們對昆蟲聽覺的理解,更可能應用於仿生聲學裝置設計。未來,研究人員希望能仿造蚊子觸角開發出高靈敏度的聲波感測器,協助偵測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初期微弱的地表振動。除了防災用途外,這些技術也可能推動智慧隔音材料的發展,如降噪耳機、聲學牆面或其他聲學工程產品。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即便是最平凡甚至令人煩厭的生物,也可能蘊含解決重大問題的關鍵。蚊子的「耳朵」,未來或許能成為守護人類安全的重要工具。

資料來源: phys.org

更多資訊: Adwait A. Trikanad 等,《蚊子觸角結構對聽覺適應的機制洞察》,《Acta Biomaterialia》(2024)。 DOI :10.1016/j.actbio.2024.12.031

期刊資訊: Acta Biomaterialia

網站維運單位

網站支持單位

© 2021-2025 仿生科技產業化資料庫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