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暨青創組 成績揭曉!

面對極端氣候與自然災害(如強震)的風險日益升高,如何打造韌性社會,成為全球關注焦點。而在科技越發躍進之際,防災救難、無人機、環境工程、生技醫療、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創新,也越來越多從「大自然」來汲取靈感。今年邁入第十一屆的「2025仿生設計競賽」,正是觀察這股國際潮流的重要窗口。 由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主辦,在新北市政府與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支持下,本屆競賽以「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仿生創新方案」為主題,邀請全台大專青年與新創團隊發揮創意、與自然對話。2025年5月25日徵件截止,共徵得78件作品,來自40所大專院校與新創企業,參賽者超過250人,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跨域能量。 歷經資格初選與專家複選,共有20組大專團隊與1組青創團隊脫穎而出,7月1日於國震中心與台灣大學AI中心完成決賽評選。本屆參與團隊的問題意識清晰、方案涵蓋領域橫跨多元,激盪出熱烈討論與創新火花!獲獎作品內容聚焦當前全球面對的核心挑戰,包含: 土壤修復:團隊從擬南芥與菌根網絡汲取靈感,融合AI與微生物科技,提出具韌性的仿生土壤修復系統; 水資源與聚水裝置:參賽者模仿荷葉與納米甲蟲的親疏水性設計,開發出無需外部能耗、可摺疊汲水布料裝置; 防震材料創新:結合羽毛、彈殼、貓掌與穿山甲鱗片結構,開發輕量且易維修回收,可隨身攜帶的仿生防震裝置; 生殖健康與生醫應用:師法章魚、蝸牛與鰻魚黏液機制,設計具高黏附性、抗菌與自然代謝功能,兼具避孕、防護與生殖健康促進的仿生產品; 此外,還有模仿魚群協同行為與魚型結構結合大王蓮葉片浮力機制的智慧水質檢測、整合孔雀羽毛與北極熊足墊機制的消波塊、學習座頭鯨鰭與蟬翼結構優化風力發電機葉片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無人機技術廣泛應用於救災與監測場域,競賽亦出現多項仿生無人機提案,包括模仿蝴蝶、魟魚、蛇行的設計。而首屆青創組首獎,則從蜂鳥飛行獲得靈感,打造低功耗、低噪音、輕量化的仿生無人機,兼顧效能與環境友善性,展現創業者對永續發展的關注與實踐。 根據聯合國2023年SDGs年度進度報告,全球目標僅達成約12%,顯示技術創新與跨域合作仍有極大進步空間。仿生學作為融合自然智慧與工程科技的關鍵橋梁,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持續以「與自然合作」為核心理念,期盼透過競賽平台激發青年創新潛力、催化產官學界交流與發展。本屆獲獎團隊將受邀參加正式頒獎典禮,公開分享設計理念與實作成果,為未來永續科技發展注入新動能。 [大專組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團隊 作品名稱 獎勵 新北市農業局…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暨青創組 決賽名單出爐!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舉辦仿生設計競賽邁入第11年!…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暨青創組徵件完成,串聯40所大專院校與新創!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暨青創組徵件完成,於5/25(日)完成!…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與青創組徵件 倒數十天!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大專與青創組徵件截止日為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23:59,呼籲全國各路創意團隊把握最後衝刺時間,迎戰這場師法自然的科技挑戰!

自然啟發仿生組織密封材料 發想新創潛力

仿生新創公司透過模仿藤壺和蜘蛛網黏附在潮濕、受汙染和不平坦表面的強力防水黏附力,發展出一款新型止血組織密封劑。

無視川普「關稅衝擊」,地球持續升高「氣候衝擊」!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募集韌性方案

當全球陷入川普關稅政策的泥沼中,一團混亂、沸沸揚揚之際,極端氣候並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觀望,仍持續在各地發生!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與新北市政府、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設立獎項與獎金募集仿生韌性方案,大專與青創組於2025年5月25日(週日)23:59截止收件;高中職組於2025年6月1日(週日)23:59…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 募集永續漁業創新解方

台灣仿生設計競賽邁入第十一年,在新北市政府、台灣經濟研究社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以「符合SDGs的仿生創新」為題,徵求大專院校團隊的好點子。大專與青創組預計於2025年5月25日(週日)23:59截止收件!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 徵求永續城市設計

2025台灣仿生設計競賽徵求永續城市設計,大專與青創組預計於2025年5月25日(週日)23:59截止收件!

網站維運單位

網站支持單位

© 2021-2025 仿生科技產業化資料庫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