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作品

海洋塑膠垃圾推進器Plastic clean

  • 發表科系: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
  • 得獎名次:台灣海選入選
  • 解決問題:海廢
  • 靈感生物:水母綠色螢光蛋白基因 、海豚皮膚、魟魚
作品簡介

塑膠海漂與海廢,經長時間曝曬分解成小分子的塑膠微粒,從南極洲到北極洲都能發現蹤跡,海平面至海底也都能發現,這種小型塑膠垃圾、微粒被海洋生物吸收後進入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以潛水推進器,作為設計發想,潛水者需要潛水推進器來輔助,故設計一款可以收小型塑膠垃圾、微粒的潛水推進器,再將中間收集垃圾的氣囊可以彈出海面方便上面同伴搜集,以水母的綠色螢光蛋白基因作為彈出水面辨識塑膠垃圾袋方位功能。造型方面,以魟魚作為發想,便於海水流動,減少阻力,上浮跟下潛穩定性高,平衡性與機能性都較高且在狹窄環境中能原地轉彎與退後。另外,潛水器外殼加上人造海豚皮作為防水裝製,延長機器使用年限。

相關作品

A Sensitive Wall

由含羞草的澎壓機制設計聲光線感測器,改善居家生活。

Samara 2

以翅果概念製造渦漩並仿鯨鬚板的結構蒐集懸浮垃圾。

RICOCHET

利用魟魚濾食浮游生物的結構(raker)為發想,減少細懸浮微粒(PM 2.5 )的排放。

trashark

使用仿斑馬鯊牙齒磨碎塑膠垃圾,達成永續海洋之最終目標。

「微」機就是轉「飢」

製作仿生蝴蝶微飛行器為植物授粉的媒介,有效解決糧食危機。

網站維運單位

網站支持單位

© 2021-2023 仿生科技產業化資料庫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