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作品

Farmland Guardian

  • 發表科系: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 得獎名次:台灣海選第一名
  • 解決問題:糧食
  • 靈感生物:豬籠草表面效應
作品簡介

農田守護者是座可吸引蝗蟲及加熱去除毒素轉化為肥料的農用設備,降低中東和非洲地區蝗災造成的經濟與農業損失。藉由人力腳踏進行發電與轉動內部齒輪,以紅外光與生物荷爾蒙4-乙烯基苯甲醚吸引蝗蟲進入,且使用豬籠草捕食器槽狀的仿生結構與塗層,使表面布滿奈米顆粒,可將一層薄薄的水固定在適當的位置,形成完美而平滑的水膜,昆蟲的足部含油,踏上此表面立即滑落至籠中,而被捕食消化。並絞碎蝗蟲後做為農業肥料使用;在裝置底部可燒柴加熱至35°C以上,以去除蝗蟲屍體毒素,改善蝗蟲死後產生大量氰化氫毒素影響土染與人體的問題,加熱並可使蝗蟲表殼脆化,做為沙質土壤的鈣質補充。農田守護者可以手推或連結車輛的方式進行移動,透過此裝置讓貧困地區可將蝗蟲做為食用或農業肥料,降低蝗蟲害對環境和居民造成的各樣損失。

相關作品

SoilRevive

受擬南芥與菌根網絡啟發,結合 AI 與多種微生物的土壤修復系統。

隨身帶著走之避難空間 (P.A.W.S. – Protective Adaptive Wave Shell)

受羽毛結構、蛋殼、貓掌、穿山甲的鱗片啟發,更輕量、易維修與易回收的仿生防震裝置。

仿生搜救機器蛇

受蛇、蚯蚓、蠍子、蝙蝠啟發的機器蛇,用以提升災後黃金救援時間的效能。

Mealybugs Killer 介殼蟲殺手

受蜘蛛、眼鏡蛇的毒液噴射機制啟發高效且環保的機器人,用以解決極端氣候導致的蟲害問題。

火翼探險家Blaze Wing Explorer

受蜻蜓、黑火甲蟲胸部的紅外傳感器啟發的智能撲翼機,其應用包含在天災或事故發生時能進行交通的監測、救災資訊收集、應對。

網站維運單位

網站支持單位

© 2021-2025 仿生科技產業化資料庫 All Rights Reserved.